|
|
您在養孩子?還是在養猴子?
前任所長歐姿秀摘錄 |
最近發現一本書,名為「拿著行動電話的猴子」,描述著當代
日本年輕人的問題;束海大學彭懷恩教授,認為書中細緻的說
明也很符合我們社會的實際情形,可以學習許多與年輕人互動
的方法,特別為文雅薦。我則認為孩子許多的行為習慣、人格
養成,都可以從小看大,因此跟大家分享此份教養資訊。
【 推薦序:父母的地位如果像手機就好了】 彭懷真
我們可能是最難交棒的一代,當我拜讀這本書就懂了。原來我
們可能不是要交棒給「人類」,而是面對大批不完全是人類的
下一代,是一些離不開手機的猴子,是過度依賴的寄生蟲,是
躲在自己世界裡的繭居族,還是對無法承擔婚姻桃戰的感情劈
腿族。
我在學校擔任學務長,接到不計其數的電話是父母打來幫孩子
詢問事情。我總是勸家長讓孩子直接問我,不過他們的子女連
打電話討論問題的能力都很弱。就算是大三、大四的學生還是
依賴父母,尤其是遇到要退學、要被處分之時,幾乎都是「學
生不急、父母慌、老師慘」的場景。我從事社團輔導宿含生活
管理、兩性關係輔導,幾乎天天都面對學生馬馬虎虎所惹出的
狀況。
我們當年不是沒吵鬧過,但是最多配合場景鬧鬧。如今,年輕
人真吵,很會鬧、很多點子、最會整人,而且是不分對象、不
看場合地鬧。我們鬧過,但拿出績效。但這些年輕人的績效
呢?要我放心把棒子交給他們,實在困難。你願意把辛苦所掙
來的交給一隻猴子嗎?如今我們正面對困境,就是必須交付各
種責任給這些吵、鬧、混、不精緻,像是猴子的新人類。
猴子像人,但是少了人類用腦的功夫和專注的心思,更少了為
了長遠目標忍受眼前挫折的意志力。對於猴子,要哄、要捧,
還要留意不被他們的厲爪抓傷,對於年輕人也是如此。不論準
備多少食物給猴子,也不會聽到感恩之聲;不論花多大的力
氣,也得不到熱情的回鎖;不論你教導多少次,牠還是常闖
禍。更關鍵的,我不相信「猴子會進化為人類」,對這些年輕
人會有我們這一代的績效非常悲觀。
他們渴望喜劇的結局,卻不願意為了美好結局而持續吃苦受
累,在感情和工作領域,他們常常是「劈腿族」,少了忠誠。
他們對人的態度是「利用」,用完了,就換,像是換手機一樣
乾脆。
對於年輕人來說,我們這一代的地位像是手機吊飾,有些裝飾
效果,可以輕易替換,可以丟在角落,被利用完了,彷彿不再
存在。就連自己的骨肉也許只是把我們當做司機、提款機、廚
師、洗衣工人……,還嫌我們囉唆。
父母的地位能向手機其實也不錯了,年輕人出門總會記得帶手
機,但又不願意帶著父母的叮嚀。他們不停地瞭解手機的性
能,卻不體諒父母的心事。他們會向朋友炫耀手機,卻不大願
意讓父母在同輩前露臉。最重要的,他們喜歡手機,常與手機
互動,卻對與父母的互動,興趣缺缺。我常成嘆:「我們的地
位如果能像手機就好了。」
不過別灰心,我們可以學習像手機一樣不斷更新(update)、
持續提昇( upgrade)自己的水準。也不斷充實內容,豐富內
在、能實際解決問題( useful ) ,更重要地,我們給予孩子獨特
的(unique)愛與幫助。如此,他們至少會多珍惜我們一些。
我們還可以不斷研究他們,而這本書就是研究下一代的精彩著
作。 |
|